海昏侯劉賀封地在南國江西,海昏侯家族共有四代,而其中尤以第一代海昏侯劉賀最為關注,因為他的人生非常曲折——在世33年間曾經歷王、皇、侯三種身份的轉變。
劉賀,漢武帝劉徹之孫。其父劉髆(bó)乃劉徹與孝武李皇后(史稱李夫人,漢武帝一生中最鐘愛的女人)所生之子,是漢武帝第五子、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外甥。公元前97年,劉髆受封“昌邑王”,建都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大謝集鎮)。10年后,劉髆去世,他的獨子,年僅5歲的劉賀承嗣王位,為第二任昌邑王。
祖母是漢武帝一生中最鐘愛的女人,舅老爺又是貳師將軍,而自己又是父王的獨子(劉賀沒有兄弟,只有4個姐妹)。如此顯赫身世,這般家庭環境,造就了賀王爺率性、任性的個性,史稱其為紈绔子弟,且不學無術。這也為其在位27天皇位即被廢黜埋下了伏筆。
劉賀19歲時,漢昭帝劉弗陵駕崩,因劉弗陵膝下無子嗣,劉賀在大將軍霍光的操縱下成為皇位的繼承人。劉賀帶著200多人進京即位后,天天跟這班人飲酒作樂,淫戲無度,即位27天內,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將皇宮鬧得烏煙瘴氣。霍光見劉賀如此不堪重任,和大臣們商量之后,便奏請上官皇太后(上官氏)下詔,于當月便廢了劉賀。隨后,又將劉賀逐回昌邑,削為平民。
一晃十年過去了,劉賀已29歲,期間霍光病死,漢宣帝(原名劉病已,漢武帝劉徹曾孫)親政。漢宣帝覺得劉賀已不足忌憚,便下詔封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封地在南國江西。
侯國都城在鐵河鄉紫金城遺址處
即便海昏侯國與海昏縣為并行的兩個體系,但作為一個“侯國”,都城自然必不可少。
去年10月28日,國家文物局專家到新建區就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墓挖掘工作進行督查指導。專家根據挖掘現場分析初步認為,新建區鐵河漢代紫金城遺址為漢海昏侯都城,而海昏侯墓則為海昏侯的陵墓區。5日,徐長青告訴記者,專家們結合調查勘探和考古資料,基本可以確認新建區鐵河漢代紫金城遺址為南昌西漢海昏侯國都城,而且還弄清了以海昏侯國都城、墓園區、貴族和一般墓葬區為代表的漢代侯國的基本布局。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東北面,不僅有常被人們稱為“漢代王城”的鐵河漢代紫金城城址,還有鐵河漢代古墓群及昌邑鄉游塘漢代城址。據考古專家分析,鐵河漢代古墓群也是漢海昏侯國的陵墓區,有大小漢代古墓100余座,是有規劃、有格局、有組織的官宦葬地。而昌邑鄉游塘漢代城址則是海昏侯劉賀修筑的“游塘城”。
鐵河漢代紫金城遺址位于鐵河鄉陶家村,為鐵河赤城古城遺址東的一個內城。據《紫金城與陵墓區分布圖》,紫金城最北處到了江夏老村附近,西南方是老柘下胡,東邊是現在的鐵河中學附近,是一座橫跨面積較大的古城。據悉,為了保護這些歷史遺存,去年南昌市財政局投入228萬元用于鐵河漢代紫金城遺址和鐵河漢代古墓群保護規劃編制。
關于海昏侯、海昏侯國、海昏侯國都城、海昏縣之間的脈絡關系,相信待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打開后會更加清晰。
海昏侯國是當時鄱陽湖畔最富之地,雖然劉賀被封為海昏侯,但是他的封國——海昏侯國,卻遠離了西漢京城長安。
“海昏侯國是王權制度下的產物,不干預朝政,無軍權。僅僅享有物質特權。”徐長青告訴記者,漢宣帝封給海昏侯食邑四千戶人口相當于當時一個標準縣的人口,“海昏侯國是當時鄱陽湖畔最為富庶之地。”
“事實上,海昏縣與海昏侯國是并行的兩個體系。海昏縣是行政編制,是漢代高祖時期(劉邦)的一個行政區劃。而海昏侯國是西漢分封制體制下的一個侯國,是由皇室成員在海昏縣建立的侯國。由此可見,海昏縣的地域顯然要比海昏侯國要大。”徐長青說,侯國不能干預縣里的基本行政管理,但有4000戶人家為他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據清朝的《一統志》和《新建縣縣志》記載,海昏侯國原址就在現南昌市新建區昌邑鄉游塘村,當地居民仍然稱之為“昌邑王城”。王城為方形,地面平坦,面積約2平方公里,原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據了解,經過兩千年的滄桑變化,昌邑王城概貌至今依稀可辨,原來的城墻基礎還在。
那海昏縣地址在哪?根據地方志記載,漢海昏縣隸屬漢代豫章郡,主要分布在鄱陽湖西岸,包括了今日的永修、武寧、靖安、安義和奉新5個縣大部分范圍。另據1986年版的《永修縣志》解釋,高帝時海昏縣治在今吳城鎮蘆潭西北數華里。如今在永修縣當地還流傳著一個民謠:“淹了海昏縣,現出吳城鎮”,似乎是說海昏縣在鄱陽湖的演變中湮沒的。經歷600多年后神秘消失的海昏縣古城蹤跡到底在哪,只有寄希望于考古發現了。